一、报社简介

《华商报》1992年7月正式在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注册,国内统一刊号CN61-0053,国外代号D4455。1997年7月,在创始人张富汉同志的带领下,《华商报》成功改版,确立了产业化、市场化发展之路,建立依法纳税、自主经营、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,快速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都市报之一。2020年,《华商报》(包括华商网、二三里)经营收入2.04亿元,其中新媒体收入近6000万元,在全国市场化报媒行业处于第一方阵。

目前,《华商报》是陕西拥有用户数量最多、广告用户到达率最高、影响力最大的新型融合型机构媒体,全媒体用户超过5000万,传播覆盖移动端、PC端用户和报纸订户。

444.png

二、主要荣誉

《华商报》改版24年来获得近百项荣誉,包括“改革开放40年先进单位” “全国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”“全国报社管理先进单位” “最具社会责任优秀媒体”“中国地标大报—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报媒”“中国最具广告影响力报纸”、陕西省委省政府“先进集体”“陕西省A级纳税人”等。

1628492724420144.jpg

三、重要新闻作品

2020年,《华商报》一件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,多件作品获得陕西新闻奖。关注秦岭、走近陕西援藏干部、记者直播带岗三组报道,受到省委宣传部《新闻阅评》表扬肯定。《华商报》报道的西安小区物业停车收费过高的问题,引起市上重视,随后相关部门出台文件将收费由每月150元降为80元,每年让市民少花10亿冤枉钱。《华商报》报道的西安市机动车停放服务中心相关人员截留、私分街道停车收费的问题,成为西安市纪委警示教育基地典型案例,相关人员被判刑。

1628493147973842.png

四、党建工作

华商报社党委成立于2005年,现下设8个党支部,共有党员238名。华商报社党建工作总要求: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,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助推中国梦,讲好陕西故事,为陕西发展鼓与呼。牢记习总书记48字方针,把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、专业技能结合起来,持续提升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围绕省上中心工作组织报道,坚持理性、善意、建设性,以正面宣传为主,从有利于提升改进工作的角度适时、恰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。报社党委强化党委书记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、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,明确其他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,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、持续改进作风、从严管理党员。华商报出版的报纸(包括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)、举办的报告会、研讨会、讲座、论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。

五、党委政府支持

《华商报》的发展受到了陕西省委、省政府以及住地西安市的高度重视——2013年,“支持华商传媒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”写入《陕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》;2019年,“支持华商传媒做大做强”写入《西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》。赵乐际、娄勤俭担任陕西省委书记期间先后来《华商报》社视察调研,鼓励华商做大做强。

2008年9月,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来报社视察调研,指出华商取得突出业绩的关键是“有一个好班子、好团队、好思路、好机制”。

2017年4月,时任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专门到报社调研党建工作,并对华商报的发展给予肯定。

六、企业文化

1.目标:办党和人民信赖的媒体

2.宗旨: 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

3.新闻理念: 民本为魂 民生立媒

4.企业价值观

核心价值观:责任 务实 融合 创新

经营理念:客户为本 价值竞争 品牌经营

管理理念:简单规范 持续改进

5.人才理念:德才兼备 专业精进 共同成长

6.企业精神:(三实精神)实事求是、实话实说、欣然面对现实

7.华商新闻工作者行为规范(七不准)

不准参与组织广告等新闻行为之外的一切经营活动;

不接受被采访对象的财、物和其它馈赠;

不乘坐被采访对象提供的车辆等交通工具;

不接受采访对象吃请;

不准以曝光要挟谋取私利;

不准搞有偿新闻;

不准私自决定放弃新闻线索的采写和放弃提交稿件(不准“有偿不闻”)。

七、履行社会责任情况

1.讲担当,疫情期间“记者直播带岗”助力复工复产

2020年初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。面对疫情期间对人员聚集的限制和对复工复产的要求,《华商报》创新性推出了“记者直播带岗”。全年“直播带岗”活动共举办22场,总点击8600万人次,参与单位累计收到简历超过39600份,带出岗位近两万个。省委宣传部《新闻阅评》认为这个策划是创新实践互联网助力脱贫攻坚、复工复产的典型案例。

2.致敬抗疫英雄,举办“最美战疫情侣”公益集体婚礼

疫情后期,报社举办“最美战疫情侣”2020西安大型公益集体婚礼,紧扣时代主题,致敬时代英雄,见证最美战疫情侣,得到社会高度评价。

1628493351232912.jpg

3.倾情十年,驻村扶贫共助脱贫攻坚

作为一家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媒体,《华商报》社积极主动响应中央号召,从2012年开始定点包扶洛南县地处大山深处偏远贫瘠的石墙村,十年来华商人倾情投入,担当有为,特别是在2017年开始向村里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后,几波华商人顾全大局、抛家舍业,前赴后继、矢志不渝,克服身体、生活等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扎根山区,甩开膀子助力石墙村脱贫攻进。

9年来,报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统筹利用新闻信息扶贫、教育扶贫、文化扶贫,扶志与扶智结合,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一百多万元,同时启动消费扶贫,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,帮助石墙村实现整体脱贫。脱贫攻坚不是终点,而是幸福新生活的起点。责任、担当、奉献、大爱,华商人在脱贫攻坚战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,必将引领我们创造新的华商辉煌!

1628493461874020.jpg

4.发挥自身优势,狠抓新闻信息扶贫,“瓜果蔬菜帮你卖”卖出亿元。“瓜果蔬菜帮你卖”是《华商报》开设的不定期“新闻信息扶贫”专栏,从2003年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,帮过农民销售的农副产品有西瓜、桃子、芹菜等十几个品种,累计销售额过亿元,受到省委宣传部多次表扬。

5.提携青年,“牵手行动”帮4万贫困生圆大学梦。“牵手行动”是《华商报》实施的一个助学项目,通过新闻报道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手和寒门学子的手牵到一起,实现教育扶贫。从2000年开始,《华商报》“牵手行动”累计筹集励志奖学金4051万元,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资助40071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。

1628493528199161.jpg

华商数字报:http://ehsb.hspress.net/